Home > Highlighting JAPAN >Highlighting Japan December 2015>第二故乡

Highlighting JAPAN

空间的探究者

马里共和国出身的乌萨比萨科(Oussouby SACKO),去中国留学后,为了扩充其研究范围只身来到了日本。他的使命就是探求人们所创出的空间与文化的交融点,然后架起马里共和国与日本间的沟通之桥。

乌萨比萨科博士,目前担任京都精华大学文学部长一职,专门研究空间与文化的关联性,及这种关联性是如何适用于都市建筑中的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的。

萨科大约30年前从母国马里来亚洲时,完全没有预想过自己将会在未来与亚洲国家结下不解之缘。他说,80年代中期,自己高中毕业后,得到了马里政府奖学金,为了学习建筑他先是留学来到了中国。在北京度过了1年,南京度过了5年后,也仅仅是开始学习马里国内的情况及马里之外的整个大千世界。

“我在中国的时候,有幸得到了来日本的机会。” 萨科回忆到,“不仅是日本都市的发展,而且人与空间的关联性,也就是说空间与文化的相互融合深深感动了我”。日本传统空间融合于现代空间中,这一点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建筑专业出身的萨科先生,在来日本之前学到的大多是“如何消除既有的东西,用新生事物将其替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马里,被重视的往往不是规划和保存,而是创新。

“我们并没有想到既存形态与未来形态的持续性问题。”他说,“我们经常考虑到的只是更新。因此,我刚到日本来的时候,立刻便感受到了很大的不同”。

正是由于这种不同,坚定了他来日本长住的决心,于是他进入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开始攻读建筑学专业。那之后,他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1年,萨科成为了京都精华大学的教员,在那儿继续钻研空间概念,以及日本和马里等多国对于空间的理解和定义。按照萨科的理解,对于空间与文化,当他在探求究竟日本和马里间在哪些点上可以相互参照学习时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他发现,相较于那种普遍存在西欧文化当中的,被认为是仅具有单一目的空间概念,日本和马里两国的空间概念在性质上更为相近。
在日本,空间更具柔软性。空间往往是多机能的,是保有与传统文化相通的地方。在日本,单单靠推倒旧的重建新的是行不通的,“我们尽可能会多保留一部分空间。”他说。“我们能在原有的空间中植入现代设计。日本虽然是高度现代化国家,但同时也是可以延续其传统文化的国家”。萨科先生认为,像日本家庭这种将现代和传统杂糅在一起的空间使用法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大多数建材都采用新材料的同时,日本很多家庭却还保持着使用榻榻米的习惯,在榻榻米上吃喝作息,根据不同时段和用途,他们还会收起低脚桌,拿出靠枕和座垫使用。

他同时也指出,日本也有可以借鉴马里的地方。比如,马里的住宅建筑中很多都带有中庭,“中庭这个空间的使用非常灵活”,萨科介绍到,“在那儿既可以用餐,也可以聊天小憩”,中庭可谓是家庭成员互相沟的公共空间,也是家庭成员——代代相传共同居住的场所——在那儿他们每天都可以见到彼此。

“非洲空间在不断变化的同时,传统的空间还仍被保留着。”他说到,“中庭是家庭建筑的一部分——而这些在日本都市社会及日常环境中,却正在消失”。他不无担心的讲到,由于建筑空间会变得更加私密,更加面向个人,为了家庭而设的空间和公共空间逐渐消失的倾向多少也是必然趋势。

萨科为了构筑马里和日本之间的交流渠道而努力着,他创立了为帮助外国留学生适应当地环境的志愿者团队,对京都府的国际化建设积极进言,大力推进京都精华大学的交换留学生项目,校园内还为此开设了国际交流区。他同样也帮助日本和非洲的各国间,进行政府和旅游调查。对于双方来讲,互相间的学习,对于文化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机会还有很多,对此深信不疑的他,对于将来有一天,对于日本和马里的年轻人们未来能够挑战新课题这点也寄予了厚望。

他意识到,整个社会的区分化正日趋明显,想跨进世界,构筑起共同体做到知识共有的想法,有时会变得十分困难。“可是,归根到底,大家真的要明白互相共存的必要性”。